近日,龙陵县政协成立专项调研组,组织政协委员及县直有关单位工作人员,深入镇安、腊勐等4个乡镇开展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调解室、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系统掌握全县调解工作现状。

调研数据显示:全县调解组织认知度达99%,调解员知晓率99.24%,群众对调解公平性的满意率达82.06%,对调解员工作态度的认可度超95%。其中,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山林土地纠纷调解占比均超80%,有效发挥了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调研发现,制约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服务认知偏差,受访群众存在“知而不用”现象,对调解流程、适用范围存在认知盲区;二是队伍能力短板,调解员面临法律实务转化不足、新型纠纷应对经验缺乏等问题;三是保障机制不足,偏远山区存在交通装备短缺、跨部门协同不畅等制约因素。
调研组建议,要三措并举推动基层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构建全链条宣传矩阵,破解认知壁垒。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调解案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形式,制作《调解在身边》系列短视频,在村镇微信群、社区公告栏等平台广泛传播。并依托“调解服务开放日”活动,现场演示调解流程并发放服务指南。二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专业化调解员队伍。构建“分级分类+实战导向”的培训体系,村级每季度开展《民法典》轮训,乡镇级建立纠纷模拟沙盘;开设“民族风俗与调解技巧”特色专题培训,提升调解员结合本地民族习惯化解矛盾的能力。三是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夯实基层调解工作根基。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各级职责,避免任务简单转派;建议设立县级调解专项基金,探索“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双轨经费保障模式;加大“以案定补”“司法确认”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聘请各行业专业人员组成“智库专家库”服务指导基层调解组织,进一步凝聚调解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