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创业是就业的重要源泉。近年来,保山市政协始终将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履职的重中之重,紧扣市委、市政府“稳就业、促创业、保民生”工作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深入调研察实情、精准建言献良策、跟踪督办求实效,推动就业创业领域难点堵点问题有效破解,为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精准选题 以高质量提案回应民生关切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市政协将就业创业领域热点问题作为委员履职重点,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企业、高校开展专题调研。围绕重点群体就业、产业带动就业、政策效能发挥等关键领域,委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方式,摸清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返乡农民工创业瓶颈、企业用工缺口等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症结。
在2025年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精准发力,提出涉及就业创业的提案8件,其中《关于促进我市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建议》因聚焦青年群体核心关切,被列为市级领导督办重点提案。这些提案既立足当前就业市场现状,又着眼长远发展,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充分彰显了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
跟踪督办 以全过程监督推动提案落地
为确保提案“提得好、办得实”,市政协建立“提、办、督”闭环机制,将就业创业类提案办理作为监督重点。针对重点提案《关于促进我市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建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位推动,将提案办理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提案办理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产业带动就业等关键议题,确保提案办理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市政协分管领导带队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业开展跟踪调研,实地查看提案办理进展,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对校企合作、见习岗位开发、政策宣讲等具体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通过组织提案办理协商会、邀请委员参与办理过程、开展“回头看”等方式,市政协全程跟踪提案办理成效。对办理中出现的部门协作不畅、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及时协调沟通,推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财政、教体、工信等12个部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大就业”工作合力,确保提案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
凝聚共识 以多方联动汇聚工作合力
市政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委员+部门+群众”协商平台,推动各方力量向就业创业工作聚焦。组织委员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校、企业代表开展面商4次,16名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直接参与,围绕“校企对接如何更精准”“创业贷款如何简化流程”“见习岗位如何提质”等问题充分交流、凝聚共识。
在提案推动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发力:联合开展“校企对接”专场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14844个;进校园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7次,服务高校毕业生10000余人次;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493个,募集岗位394;“校企地”三方协作计划开发市场化岗位10000余个、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00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921万元,扶持创业1015人,带动就业3689人;“云岭创业贷”累计发放198笔、8932.01万元……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就业创业政策红利直达基层、惠及群众。
彰显实效 以履职成果检验工作质效
通过提案办理和跟踪督办,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政协履职成果充分显现。从服务效能看,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110.48%,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延伸至村(社区),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从群体获得感看,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达100%,帮扶就业率94.74%,就业质量持续改善;从社会反响看,委员们对“即提即办、办就办好”的办理作风高度认可,对重点提案落实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下一步,保山市政协将持续聚焦就业创业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深化“提案办理—跟踪问效—成果转化”工作机制,以更精准的调研、更有效的监督、更务实的建议,助力保山市建成滇西就业创业新高地,让更多群众在就业创业中收获幸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