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县(市、区)政协】腾冲市全面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发布日期:2021-10-08 18:20     来源:腾冲市政协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打云社区一些长期困扰群众的问题,通过‘协商在基层’工作得到了解决。”腾冲市马站乡打云社区总支部书记段生东说,以前,村民家中的环境卫生没有跟上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比如家中杂物随意散落;家禽散养,动物粪便清理不及时;车辆乱停乱放,柴火、花卉占道乱摆,周围居民苦恼不已。近期,腾冲市马站乡政协联络组到打云社区召开“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政协委员、乡上相关部门负责人、打云社区“两委”负责人、群众代表等围坐在一起。会议围绕“环境治理促乡村振兴”,展开一系列协商,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提出系列意见和建议。经过2个多小时的讨论,大家取得一致共识,相关部门表示将积极采纳意见,群众代表也表示将推动问题解决。


“在开展基层协商中,我们明确了协商内容‘五议三不议’,我们乡严格按照全市‘协商在基层’工作方案的要求,规范有序的来开展此项工作,‘协商在基层’工作使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得到了党委政府、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认可”。马站乡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组组长余章府向腾冲市政协调研组介绍。

近日,腾冲市政协主席杨存宝带领“协商在基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到马站乡打云社区、和顺镇水碓社区和荷花镇尖山社区等地,详细了解协商议事平台建设、活动开展情况,仔细询问协商议题确定、参与协商主体、协商流程以及成果转化落实等情况,并和辖区的部分市政协委员、乡镇干部进行了交流。这是腾冲市政协推动“协商在基层”向基层延伸,聚集民心的缩影。

今年以来,腾冲市根据省政协和保山市政协的部署,全面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围绕强边固防、集镇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河道治理、环境卫生整治等基层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事项进行了协商讨论,解决了一批基层治理难题,促进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形成。

延伸协商触角 精准解决基层群众难题

“得益于和顺旅游业带来的客流,我们水碓社区通往艾思奇故居道路旁的翡翠商铺,拥有着最好的资源,却因规模较小、风貌杂乱等原因效益较低。”腾冲市和顺镇水碓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正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破解这一难题,和顺镇聚焦群众所急,在实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时,召集社区政协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乡贤进行研究协商,决定拆除原自建的翡翠摊铺,高标准改造5间商铺,在壮大村组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提升景区品质。

众人的事情众人议。为确保新建翡翠商铺风貌统一、美观大方,和顺镇召开协商议事会,积极征求当地群众和各方的意见。这场协商议事会,在腾冲市政协指导下,由镇政协委员工作室搭建平台,采用“1+N”模式进行协商。“1”是指协商议事室召集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N为不固定人员,包括协商事项涉及的利益群众代表、相关村社(居民小组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通过协商对房屋结构、门窗户壁、漆面颜色等细节逐一讨论,协商确定了建设方案和装修细节。


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和顺镇及时召集社区党员群众就分配方案、经营模式进行再次协商,明确了租金属于两个村民小组共有,水碓社区以入股方式参与分红。

通过公开招租,5间商铺经过竞标,每年收入租金43万元,极大的壮大了村级、组级集体经济,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服务群众能力滞后、带领群众致富方面缺乏抓手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如今,我们实现了‘最好的资源,最优的资产,最高的效益’”,谈及商铺的改造提升,刘正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协商在基层”议事平台搭建到百姓家门口,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改变了过去群众在基层事务管理中想参与缺平台、想建言缺渠道的状况,实现了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的转变。

凝聚群众共识 撬动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

“现在我们司莫拉产业发展起来了、村庄建设美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但管理好、保护好、爱护好幸福的司莫拉,朝着“云南省乡村振兴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标杆”等更高目标前行,是我们当前最大的任务,大家的家园大家建、大家的村庄大家管……”在近日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协商在基层”议事会议上党支部书记赵家清抛出了议事主题。

“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参与”,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清水乡三家村组织政协委员、社区“两委”成员、理事会代表、党代表、群众代表等20余人召开了“农村基层治理助推司莫拉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议事会议。

“在各级的关心下,我们司莫拉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我们还要多学习、多提高,让我们的言行举止、着装形象、精气神跟上司莫拉的发展步伐,向游客展示好我们幸福地方的形象。”作为司莫拉群众又是政协委员的赵家芳率先发言,直接点出了努力方向。

“现在游客多了,车子也多了,目前交通秩序和环境爱护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一群年轻人会主动参与到交通、维稳、引导、保洁等志愿者行列,为寨子做点自己的贡献。”司莫拉年轻党员孟祖洪踊跃说道。

“我是司莫拉的讲解员罗爱艳,现在每天接待的团队和个人挺多呢,现在解说词虽然很熟,但我们还得结合实际和认识认真领悟理解,让游客听到更全面、更有感染力的解说介绍,把我们司莫拉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游客。”

“我们以前的‘美丽公约’‘三员三长’‘最美庭院’评比等做法都是结合我们寨子的实际推行的,都非常好、非常管用,我们要继续执行下去,寨子是我们大家的,管理应该还是要靠我们大家。”理事会成员孟加明提出建议。

议事会上,参会人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四点共识。一是要抢抓机遇,在各级的关心支持、群众的主动参与下,要牢记总书记到司莫拉考察时所作的“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二是要强化党建引领,抓实“1+1+N”农村末梢治理体系建设,以建强一支队伍、提升群众素质、选好五个巷长、制定十条村规等措施,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农村治理新格局。三是要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司莫拉讲堂”集中宣讲和乡村宣讲团走村入户宣讲,提高群众农村基层治理的意识,营造“组组行动、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四是要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美丽公约”“最美庭院”评比、“三员三长制”“爱心脱贫超市”“党员带领下的200米服务圈”等制度,形成多元化乡村治理体系,以高度的群众自治、村民共管来提升乡村振兴战斗力。

“群众的事,要依靠群众来办,要同群众商量着办,要让群众参与去办”,一次小小的协商会进一步巩固了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问题,“我的乡村我做主”群众对乡村管理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不断提升,群众在乡村公共事务上从“要我干”到“我想干”“我要干”,从“旁观者”“参与者”变为争做“组织者”“主人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效果明显,构建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自治格局。

清水乡司莫拉的变化是腾冲市各乡镇(街道)开展协商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协商在基层” ,许多社区(村)凝聚了思想共识,倡导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

完善协商机制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自2020年4月份,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以来,腾冲市政协将基层协商纳入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及分月计划安排,坚持做到“六有”,即有基层协商会方案,有主席会成员牵头主抓,有专委会负责联系组织,有党政部门参与,有调查研究活动,有协商成果转化。由市政协班子成员和委室负责人分别挂包18个乡镇(街道),255名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基层,实现双向发力。今年以来,先后组织30余场次“协商在基层”议事活动,达成一批有利于提升集镇管理水平、河道治理、壮大村集体经济、人居环境等关系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的有效共识,得到了上级政协和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