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扎实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协商向基层延伸服务边疆社会治理——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云南答卷

发布日期:2022-06-16 18:07     来源:《人民政协报》部分内容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云南省各级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全局性任务,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建言资政水平、深化凝聚共识工作、抓好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昌宁县政协:

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协商在基层”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政协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工作理念,以“协商在基层”工作为抓手,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泛搭建群众“家门口”的协商平台,引导群众有序表达诉求,推动合理合法解决,有效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基层政协组织‘上连天’‘下接地’,在深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县政协主席夏红军介绍,他们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在乡镇建立委员工作室,设置委员联络组,实现政协工作在乡镇有支点、有抓手。

同时,及时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住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活动形式、工作任务及履职要求,推动委员力量“沉下去”,不断提升“协商在基层”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县政协注重选择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开展协商,并通过党委点题、政府出题、委员荐题、社会征题等多种方式精选确定协商议题,真正实现群众的事情与群众商量着办。

“自从县政协把我们村定为‘协商在基层’试点村后,我们在群众增收致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选定协商议题,有效推动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如今群众满意了,干群关系也和谐了。”说这话的是昌宁县耈街乡土皮太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李仙官。

土皮太村是以苗族、彝族为主要聚居民族的少数民族村寨,当地的苗族服饰(习俗)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妇女都具备刺绣手艺。但过去,由于没有相对应的产业链支撑,村民们指尖上的技艺,却没能转换为经济效益。

对此,当地干部群众以县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为抓手,通过召开多场协商议事会议,得到与会职能部门支持,争取到项目资金170万元,成立了“五彩盛装”苗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建立7个苗族刺绣传承点,培养苗族刺绣传承人300余人,让非遗技术真正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