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政协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永昌会堂召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政协工作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潘正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努力开创保山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锚定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紧扣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加有效凝聚共识,形成了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议政热情足、团结氛围好、建言成果丰硕、政协事业全面提质增效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推进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强化政治引领,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一)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坚强有力
市委定期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全市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将市政协机关列为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或常务副部长兼任市政协党组副书记或党组成员。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市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审定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重点协商计划等重要事项,并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发文执行政协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市委、市政府领导主动参加政协重要会议活动,与委员面对面协商,四届市政协以来,先后对市政协的协商成果和社情民意信息作出批示60余件次,领办重点提案42件。市政协党组始终坚持和自觉服从市委的领导,主动扛起政治责任,重要事项、重要工作、重要活动及时请示报告,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有力保证了政协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并统揽政协工作深化发展
坚持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为龙头,落实好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健全常委会专题学习、主席会议学习、委员学习培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委员讲堂、书香政协读书活动和机关常态化学习等理论学习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筑牢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握根本遵循,把准前进方向,务实推动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奋进力量。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人士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委实施意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党内党外委员联系走访机制,建立12个中共党员委员学习活动组并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70余次,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扛牢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抓实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和以案促改,主动开展“政治体检”,持续推动“健体强身”,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以党建为主题多次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推动全市政协组织党建工作实现系统性加强、整体性提升。
二、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质量全面提升
(一)聚焦发展大局协商议政
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积极开展前瞻调研、进行深度协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进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潞江坝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开展专题调研,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献计献策,提出意见建议88条,部分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围绕加强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滇西抗战旅游环线建设、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全市肉牛和生猪产业发展、核桃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开展调研视察,组织专题协商,针对存在问题建诤言、献良策、聚共识。紧扣中心城市建设等开展常委会集体视察,组织委员专题视察改善东河水质提案办理情况,对大瑞铁路保山段建设、电力体制改革、河长制等工作进行监督视察,助推工作落实。
(二)聚焦重点工作献计出力
动员全市两级政协组织和1400多名政协委员全员参与脱贫攻坚助推行动,接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双助推”行动,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337万元,为群众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市政协挂钩负责的10个贫困村、99户建档立卡户全部如期脱贫出列。积极参与联系服务企业和挂钩重点项目,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挂钩联系民营企业28户,挂钩市级重点项目30多个。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号召引导全市两级政协组织和委员积极投身联防联控、复工复产、心理疏导等疫情防控第一线,捐款捐物折合资金1600多万元,就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强边固防等深入协商建言,开通“快速通道”急办快办涉“疫”提案,扎实落实边境疫情防控市级“段长制”,在战疫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政协答卷。
(三)聚焦改善民生尽心履职
针对群众普遍关注关切的教育问题,专题调研全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民主评议中心城区学前教育,梳理分析四届市政协以来的涉教提案、调研报告、专题发言等113项建言成果,形成专题报告供市委政府参考。着眼保山中心城区猪牛羊禽屠宰、城市生态用水恢复、邮政快递业健康发展等深入调研,形成3件主席会议建议案送市政府研究办理。围绕扫黑除恶、政务服务、养老服务、食品药品安全、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中心城区车道栅栏和停车位建设管理、公益性全民健身活动场馆建设管理等开展视察监督,就五县(市、区)县域屠宰中心建设等开展调研协商,针对堵点痛点问题主动发声、积极建言。建立市政协捐资助学长效机制,累计获得捐款250多万元,发放40万元资助120名生活困难大学生求学圆梦。助推实施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筛查救治和爱德基金救助项目,协调落实资金547万元,救助患病儿童212名、在校学生1246名。组织开展《保山市龙陵松山战役旧址保护条例》《保山市腾冲和顺古镇保护条例》《保山市乡村清洁条例》等立法协商活动,提出修改建议34条,为增强立法实效提供智力支持。依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广泛的优势,征集编报社情民意信息专刊25期300余篇,助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
三、抓实团结民主,凝聚共识工作全面强化
(一)凝聚共识更加有效
制定出台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凝聚共识有机融入政协各项履职活动,形成了在调研中知情明政、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在监督中增进团结的良好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精心组织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系列庆祝活动,通过座谈交流、专题宣讲、主题征文等形式,引导委员感受新变化、感悟新思想,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合作共事氛围更加浓厚
坚持和完善市政协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走访联系制度,重点督办党派团体集体提案,与各民主党派联合开展调研视察,优先安排和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会议和活动中发表见解和主张,不断加强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团结合作。四届市政协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交提案42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调研材料120余篇,在专题议政会议上发言200余人次。
(三)联络联谊更加广泛
精心组织中秋茶话会、新年茶话会,邀请社会各族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话保山改革发展,共谋新时代保山高质量发展大计。加强与各民族学会、宗教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系,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与海外侨团、知名华人华侨、新生代华人华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交流,延伸拓展团结联谊工作范围,推动对外交流联谊工作持续进步。加强与全国各地政协的沟通交流,积极组织委员外出考察学习,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取长补短、促进工作、宣传保山。认真做好史料收集整理,抓实滇西抗战原始史料收集编纂工作,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进一步强化。
四、抓实改革创新,协商民主优势全面彰显
(一)构建协商议政新格局
制定出台协商工作规则、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立法协商等制度规则,不断丰富协商形式,合理增加协商频次,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为重点,对口协商、网络议政、提案办理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新格局。四届市政协以来,累计组织开展全会协商6次、界别联组协商7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10次、专题协商30次、立法协商5次、协商式民主监督28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调研协商和视察考察报告78个。
(二)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市委相继研究出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系列实施意见,为强化政协履职提供了制度保障。围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紧扣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累计制定修订出台各类制度98项,有力加强了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制定出台提高提案工作质量的意见,一体提升提案撰写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充分运用“智慧政协”提案办理系统,全面提高提案办理的信息化水平,增强提、办双方办理提案的协商互动。十年来,累计审查立案交办提案1913件,提案办复率、面商率均达100%,满意率达99%。
(三)积极推进实践创新
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创新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完善协商议事规则,建立挂钩指导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打造了富有时代特征、政协特色、保山特点的履职品牌。2020年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全市“协商在基层”工作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累计组织开展“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活动468多场次,助力解决了一批基层急需、群众期盼的实际问题,4件典型案例入选全省“协商在基层”创新案例,3件案例获省政协通报表扬。履职实践创新取得新成效,市级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工作机制在全省政协系统进行交流,征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五定”模式、委员年度履职量化考评等一批工作入选全省基层政协履职创新案例。
五、坚持强基固本,两支队伍履职能力全面提升
(一)委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
依托委员集中培训、专委会学习培训、委员移动履职APP等平台,健全委员学习培训体系,引导委员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增强协商议政本领,切实打牢履职“基本功”。出台委员联络实施办法,把委员全部编入专委会和市直、县(市、区)委员活动组,实现了“全员入委”。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出台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实行委员年度履职量化考评,实现“委员作业”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有效转变,进一步强化了委员责任担当,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主动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县(市、区)政协均配齐秘书长,乡镇(街道)基本配备政协联络组组长和政协专干,基层政协工作力量得到加强。抓实机关学习,四届市政协以来,组织集中学习研讨150多次,安排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50余人次,举办文化大讲堂20期,扎实开展“书香政协”读书活动,机关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肃清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余毒流毒影响,抓实耿梅、杨光银、“3·29”专案等以案促改工作,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持续净化政治生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履职信息1400多条,广泛传播政协好声音。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持续努力,在创建市级、省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2020年保山市政协机关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在全省政协系统中走在了前列,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了机关管理水平和干部队伍工作作风。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共保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强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深入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水平,推动政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在谱写好中国梦的保山篇章中奋力展现人民政协的新担当、新作为,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