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写尽乡村教育的春华秋实;一份提案,承载基层群众的呼声期盼。这就是隆阳区政协委员杨宗兴的真实写照。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他用师者初心筑牢履职根基。他打破课堂上的“黑板局限”,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带着学生钻进田间地头,观察生活,让作文里飘着泥土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提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小能人”。当学生厌学回家时,他追到家门前耐心开导;当学生生病缺课时,他利用休息时间亲自上门补课。家长们常说:“杨老师把娃们的心捂热了,学习劲头足了!”这份深耕,让他先后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区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等荣誉,所带班级中考成绩常年领跑,更让无数农家子弟踩着知识的阶梯走出大山。而这一切,都成了他体察民情、了解民生的“活教材”。
在政协履职的过程中,他以教育者的敏锐捕捉民生痛点。“委员不是挂名,是要为乡亲们破解难题的。”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教学间隙,他揣着笔记本扎进田间地头、走访街坊邻里,认真倾听大家对教育、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的意见建议。针对孩子心理压力大的问题,他深入调研,撰写《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防范抑郁症的建议》;针对医院安全隐患问题,他撰写《关于进一步做好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有效推动问题解决。
杨宗兴用“讲台育桃李”的坚守,凝聚着教书育人的情怀;以“建言献良策”的责任,诠释着委员履职的初心。他的故事,是一名教育界别委员“从教育中来,到民生中去”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