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民声回音壁|居民:基建滞后气价高!保山市政协: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并得到办理

发布日期:2025-07-28 09:31     来源:云南政协报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居民:基建滞后气价高

今年3月份,腾冲市腾越街道学府雅苑小区居民董铭(化名)向保山市政协相关领导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天然气改造费用较高等问题。同时,一些用气大户也反映,每年用气量需年初与供气企业签订合同,如年中或年终用气量超过合同数量时,需向供气企业提出申请,由供气企业用竞价的方式提供超出合同数量的用气量,而竞价取得的气量每立方米的价格是合同量的2至3倍甚至4倍,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致使企业在超出合同数量后不得不放弃天然气使用。

保山市政协:深入调研提交社情民意信息

听到这些民情民声,保山市政协领导敏锐意识到此事的普遍性与紧迫性,今年4月以来,市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隆阳区、腾冲市、龙陵县等地多方听取意见,对全市天然气推广利用工作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很多居民和企业反映,目前,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政工程“马路拉链”现象频发,县城边缘区域管网覆盖不足;受传统习惯、安装成本高、安全顾虑等因素制约,居民接受度低;老旧小区改造收费高,路面修复、安全设施等额外成本推高用户负担;工业用气价格高、合同机制僵化,企业“想用而不敢用”。

保山市政协调研组到龙陵恒泰天然气公司回访调研

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保山市政协办公室最终凝练形成《加快推进全市天然气利用推广工作亟待重视》社情民意信息专报。

保山市相关部门:3天内答复办理

这份聚焦民生痛点、数据扎实的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到保山市委、市政府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及时印发交办通知,明确由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能源局及各县(市、区)政府牵头办理,要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各牵头单位根据相关要求,3个工作日内进行了答复,积极推进办理。

针对“基础设施滞后”,市住建局牵头成立市政管道改造建设领导小组,整合水务、电力等部门资源,对2600余公里地下管线开展普查,实现“统一规划、同步施工”,杜绝“马路拉链”。推动隆阳区城乡燃气智能微管网工程落地,覆盖9个乡镇6.2万户,获专项债2.3亿元,已完成3.6公里管道建设,将解决县城边缘区域供气空白。同时,积极推广隆阳区微管网项目建设经验,谋划实施燃气下乡项目,不断扩大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

针对老旧小区天然气改造收费高、居民接受度低等问题,市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开展成本核算,结合路面开挖修复、安全设施增设等实际成本,细化老旧小区分类收费标准,并积极争取专项补贴,减轻群众负担。如腾冲市学府雅苑小区改造中,通过精准核算报装率,将户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已有295户完成改造通气。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认知,全市累计发放《燃气安全宣传册》6000余册、安全提示贴(卡)8.6万份,通过“保山住建先锋”公众号、入户宣讲等渠道,详解天然气安全、环保、经济优势。隆阳区先后实施3个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完成改造后组织群众现场参观,以“看得见的便利”带动更多家庭主动参与,目前全市居民用户已超7万户。

针对工业企业用气成本高问题,市能源局推动天然气购销机制优化。自2025年4月起,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增加合同转让交易频次,企业可灵活调剂气量,保山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已为嘉保生物、保山隆基等企业调剂气量30万立方米,有效降低超合同用气成本。

安全是天然气利用的生命线。全市严格落实第三方施工安全监管机制,要求施工单位提前15日制定燃气管网保护方案,经多方会签备案后方可施工,有效防范管网破损风险。

从问题精准识别到措施落地生根,一场高效务实的民生接力在保山上演。各主办单位迅速行动,靶向破题,结合职责拿出硬举措,加速推进落实。下一步,全市将继续扩大燃气管网覆盖,让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在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绿色保山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回访:天然气价格大幅度降低

近日,保山市政协调研组到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访时,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参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组织的年度合同转让交易方式,超出合同数量的用气量买入价格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降幅,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

这是保山市政协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带来的可喜变化。

市政协领导表示,将持续跟踪天然气利用推广进展,聚焦“十五五”规划编制、燃气下乡等重点,再建真言、再献良策,推动清洁能源红利更广泛惠及全市群众与企业。

务实推进的背后是市政协深耕基层、精准履职的生动缩影。市政协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视为服务群众、彰显特色、履行职能的生命线,注重提升信息的采集力、挖掘力、整合力、提升力,矢志推动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小信息”,持续转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大参考”,增进民生福祉的“大能量”。

市政协领导表示,下一步,市政协将继续鼓励和引导委员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履职为民。